初心

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

面向对象基本概念(一)

| Comments

  在深入某种编程语言或建模语言前必须先熟悉面向对象(object-oriented,OO)思维过程。

  对象(object)可以定义为同时包含数据和行为的一个实体。这里的“同时包含”正是OO程序设计和其他程序设计方法的重要区别。

  在OO设计中,属性和行为都包含在一个对象中,而在过程式设计中(或者说结构化设计)中,属性和行为是分开的。

  数据隐藏(data hiding):在OO术语中,数据表示为属性,行为表示为方法,限制对某些属性和方法的访问称为数据隐藏。

  封装(encapsulation):通过把属性和方法合并到一个实体中,就能控制对对象中数据的访问。

  一般情况下,对象不应处理其他对象的内部数据。通常更好的做法是构建完成特定任务的小对象,而不是建立完成很多任务的大型对象。

  过程式程序设计通常将系统的数据与处理这些数据的操作相分离。

  OO程序设计最根本的优点是: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操作(代码)都封装在对象中。

  存储在一个对象中的数据表示对象的状态。在OO程序设计术语中,该数据称为属性(attribute)。

  对象的行为(behavior)就是对象能够做什么。在OO程序设计术语中,这些行为包含在方法(method)中,要通过发送消息来调用方法。

  要记住,使用对象有很多优点,其中最有意思(最强大)的一点就是数据是包的一部分——它不与代码分离。

  获取方法和设置方法的概念支持数据隐藏的概念。因为其他对象不能直接处理另一个对象内部的数据,所以获取方法和设置方法提供了对对象的数据的一种控制访问。

  只是给出方法的接口,而没有展示具体实现。用户只需要一下信息就能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方法。

  • 方法名

  • 传入方法的参数

  • 方法的返回类型

类是什么?

  现在可以把类认为是一种模板,由这个模板建立对象。创建一个对象时,我们称对象被实例化。从概念层次来讲,可以认为对象完全是独立的,有其自己的属性和方法。

  简单来讲,类是对象的一个蓝图。实例化一个对象时,就是使用一个类作为构建这个对象的基础。在OO软件中,应该先有类。如果没有类,对象就无法实例化。

  每个对象都有其自己的属性和行为。类定义用这个类创建的所有对象拥有的属性和行为。类是一些代码。有类实例化得到的对象可以单独分布,也可以作为库的一部分。

Comments